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一根网线畅通坎坷求学路

来源:求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07-1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咀岭小学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网络课堂未来十年规划图。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看视频 成为乡村教师20多年来,李向龙常以“流萤”自比,希望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 在他


中咀岭小学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网络课堂未来十年规划图。受访者供图



扫一扫,看视频



成为乡村教师20多年来,李向龙常以“流萤”自比,希望在大山深处点燃知识的火把。

在他5年前参加的一次教师培训中,几位教师播放了其所在学校借助互联网开展美育课程的视频。活灵活现的手工作品、悦耳动听的歌声、婀娜多姿的舞蹈,让李向龙发出由衷赞叹。

这位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中咀岭村村小的校长,当即下定决心,要将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模式带到中咀岭,让自己的学生同样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

经过多方争取,这一想法终于落地。自此,一块屏幕引来了优质师资,一根网线畅通了山里孩子坎坷的求学路。

山村“流萤”的教育理想

在李向龙看来,孩子们未来走向社会的渠道不同,工作岗位不一样,但必须拥有健康的体魄,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还要借助美育力量深化对“美”的认识,才能成长为一个拥有美好心灵的人。

然而,现实环境一度让李向龙无法更好地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

来自临夏州教育部门的资料显示,2011年底,临夏州“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但教育主要发展指标与全省、全国平均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其中,人均受教育年限只有6.62年,比甘肃省、全国平均水平分别低1.55年和2.88年。教师总量不足与整体素质不高成为影响当地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积石山县是甘肃省唯一的多民族自治县,在教育事业上,更是底子薄、欠账多。

李向龙记得自己2009年调任中咀岭小学时的场景。当时,学校只有两排破旧的平房、一个简易的篮球场和几个水泥做的乒乓球台子。教室的屋顶漏水,操场更是“晴天一身土、雨天半腿泥”。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少人都是靠老师上门或是去田间地头动员家长才来读书的。

面对这样的现状,李向龙意识到,必须要想办法改善教学条件,让学校成为孩子们快乐成长的乐园,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来读书、读好书。

为此,他积极对接资源,通过实施国家“校舍安全工程”“全面改薄项目”等,使学校环境得到明显改善。2015年,学校还与积石山县文明办联系,争取到省里相关配套资金,先后购置音乐、美术、体育等器材20余件,建成了校园活动室。

硬件完善了,软件却不能与之齐头并进。李向龙发现,由于缺乏专业教师,上体育课时,孩子们就是满院子瞎跑;上美术课时,孩子们就在本上乱涂乱画;上音乐课时,老师提个录音机随便放几首歌曲就草草了事……

“虽然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是所谓的‘副课',但在‘快乐校园'的建设中必不可少,从长远来看,更是有益于孩子们的身心健康。”李向龙有些发愁,直到2016年的那次培训打开了他的思路。

一块屏幕连接山外世界

中咀岭小学地处山顶,距离县城有近30公里,交通不便。因此,一直没能接通网络。

要上网课,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李向龙多方打听求援,总算接通了全村第一根网线,一些信息化教学设备也陆续配齐。他还多次与校内老师沟通,听取大家对互联网教学的意见。其间,在同行的帮助下,李向龙与一家公益机构取得了联系。

经过沟通,中咀岭小学得以加入该机构开设的在线课堂,免费享受来自全国各地优秀教师开设的舞蹈、美术、科学、阅读等10余门课程的在线教学。

2017年9月,第一堂线上课在中咀岭小学3年级的教室拉开帷幕。

90后教师马俊鹏负责这堂课的线下辅导工作。他告诉记者,上课前,自己观看过其他学校的线上课程,也私下做过模拟演练,但屏幕亮起的那一刻,他还是有点慌张。

孩子们更是不知所措,“眼睛里有好奇、兴奋,也有腼腆和自卑”。一名同学就偷偷问马俊鹏:“老师,我普通话不好,怎么和电脑里的老师同学说话呢?”

摄像头没对好焦、网络卡住了、没有人抢麦回答问题……首次尝试,留下诸多遗憾,但无论是老师还是同学,都被这种耳目一新的教学模式吸引了。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1/0716/1129.html



上一篇:男子来看望女朋友,意外踏上“求学之旅”!结
下一篇:我愿做西藏盲童求学路上的“眼睛”

求学投稿 | 求学编辑部| 求学版面费 | 求学论文发表 | 求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求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