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求学(教学教研版)》刊物[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征稿[06/29]
- · 《求学(教学教研版)》投稿[06/29]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怎么样(期刊SCI)(5)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历史和文化中对读书的追求近乎痴狂】 问一个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觉得书虚伪假大空的问题: 你有学术理想吗?你愿意付出生命来探索世界的真理吗?
【历史和文化中对读书的追求近乎痴狂】
问一个大多数人无法理解、觉得书虚伪假大空的问题:
你有学术理想吗?你愿意付出生命来探索世界的真理吗?
如果不愿意,显然学术这条路压根就不适合你,选择读博更是个错误。如果你连想都没想过这个问题,我只能说你这么多年的书都白读了。
博士学位是人类社会最高的学位,这意味着当你在某一个领域博士毕业的时候,你已经是这个领域里某个课题的资深学者了。按照正常的培养要求,你现在需要具备的素质包括:
(1) 该领域很强的知识背景和储备;
(2) 该领域各类话题讨论的深度解析能力;
(3) 该领域很强的学术态度和批判能力;
(4) 该领域知识和理论继续创造的学术能力。
按道理,当你博士毕业的时候,你是具备在你所在的领域跟世界上任何人叫板的底气和能力。然而, 这里必须要强调的是按道理,因为现实情况还是跟理想有差距的,无法排除很多学校和博士毕业生并不具备应该有的素质。但是再不济,一个合格的博士毕业生也应该在毕业之后能够独立承担、进行、并合格完成该学科的学术科学研究的课题和项目(也就是上面所覆盖的素质都要具备)。
那么,从学术的角度来说,完成博士学位并获得全世界和社会的认可,是一项极高的荣誉。能够获得博士学位的人数在全世界总人口比例上还是屈指可数的。那么,博士学位本身所代表的能力、素质、智力、成长、挫折、进步、努力、荣誉等等的一切对于一个个体来说其实已经是很大的财富,——尽管它并不能够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我读博期间一位毕业的师姐给我讲她的故事震撼到我:
她博士论文通过审查等待毕业的那段时间她非常紧张,生怕出了意外生病被车撞什么的。她觉得明明已经完成了生命很重要的一步,不希望在正式颁发博士学位之前挂了、使得生命变成巨大的缺陷和遗憾。
她的故事告诉我们,读博本身对人生来讲已经具备不可衡量的价值,而博士学位又代表着世界和社会对个人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最高的认可。你应该感到很光荣啊!
【至今无法忘记博士毕业典礼压轴出场时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那是对一个人学生生涯最大的肯定】
再进一步说,博士学位本身代表着:从思想上,一个个体从简单适应社会的人类进步成长为能够认识、总结、改造这个世界的高级个体。人类的进步需要两大类人群,——一大类不断学习总结知识理论,另一大类在前一类的基础上引领创新带领人类向前迈步。而博士所代表的是第一大类的过程,博士之后的路应该是另一类的过程。
换句话说,从博士学习开始向前,前方就没有道路,需要你披荆斩棘,开拓疆土。这其中因为要探索未知事物,因此必然要承担很大的风险,失败的几率也非常高。比如英国有个华人博士生题目是论证为什么英国永远不会脱欧,搞了几年,你猜现在怎么样?在他毕业之前英国脱欧了!所以换题目重做。之前的时间都白费。而即便你能够一帆风顺、智商超群、运气极佳,你穷尽毕生能够为人类社会和这个世界贡献的在宇宙长河中也微乎其微。但走上学术这条路,就是要做好这种觉悟。
总的来说,学术是一条孤独、漫长、不保证成果的一条艰辛的路。能坚持下去,必须要有一定的学术理想。回到前面的问题,你有学术理想吗?你愿意付出生命来探索世界的真理吗?你愿意把人生大部分的时间都放在这样一个枯燥辛苦的事业上吗?很多时候做学术都是不近人间烟火、都得不到一般人的理解。这条路,是功利的反义词。而要真正得到成长成为一个学术工作者,时间和精力是最最需要消耗也是最不值钱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学术道路是与金钱绝缘的,跟所有正常人的生活都是矛盾体。我认识的一位有名的教授在招收学生时明确说过:穷人家孩子别来读博。你读了,以后没有致富的希望。我的硕士导师在面试我的一个要读博的同学时问她是不是单身,单身的话也不建议读博,因为你的大部分时间都要贡献给科研事业。
【二十一世纪除爱因斯坦最伟大的物理学家(没有之一)杨振宁先生,在他背后有成千上万默默无闻的物理学科研工作者在推动着物理学的发展】
所以,废话这么多想说明的第一点,博士毕业怎么可以说自己是一事无成?
第二点,请不要用金钱和物质来衡量博士的价值,如果你的思维是这样的,这条路不适合你。
第三点,硕士以前的教育是帮你在社会上立足,博士的教育是你想为世界做贡献的自主选择。想要车房,干嘛费力不讨好来读博呢?卖猪肉收破烂的钱途都要更好。
文章来源:《求学》 网址: http://www.qxzzs.cn/zonghexinwen/2022/1212/1544.html